簡介:今天來說"運彩-籃球項目"這篇有些是我之前在協會授課的內容,是非常基礎的籃球介紹。
希望能讓對籃球有興趣的球迷、想寫分析文的分析師或彩迷有較為具體的切入點。
一些籃球原則性的因素不會變,只要一直在基礎上加強,即可跟上最新的籃球趨勢。
掌握住這些原則你要分析運彩、經營YT或籃球寫手都是可以的。
因為籃球也有國際賽FIBA體系,所以也會介紹NBA與FIBA分析上的差異。
先前的
【運彩分析】NBA籃球教學-提高勝率10大技巧
和
【運彩】NBA籃球玩法-盤口解析教學-2022總冠軍盤口為例
都較針對運彩方面的文章
目錄:
籃球的原則
球員的變化
丁威迪說:你們都說喬丹在80跟90年代是神,他6呎6吋又有40吋彈跳,我也6呎6吋又有40吋彈跳,但在2020年,他們都說我體能不好。」
上述這點可以確定目前球員的體能體型,因為運動科學的發達和人才的集中,平均體能是一直上升。
球員技術是會順應當前最有利打法(三分越來越準)。

攻守對位
跟棒球賽的投打對決一樣,籃球基本就是進攻持球者與防守者的對位。如下圖是基本的 1 VS 1。
當你是籃球初學者,看比賽時最基本就是看持球者的技術展現。

小組配合 (2v2) (3v3)
當更熟悉時,就可以開始看持球者如何配合隊友發動攻勢,藉由擋拆出來的攻守戰術是千變萬化。
下圖白色球衣持球者(BALLHANDER)發動攻勢,隊友A(BACKSCREEN)一個背檔,協助他擺脫協防守者。
隊友B估計是先執行擋拆後的後空手走位,所以是ROLL MAN。

戰術配合 (5v5)
如下圖,真實的比賽攻守多是五人協作的情況,每個人都有任務,就算不跑動僅站在三分線,也是算有盡到拉開防守陣型的功用。
*當你能開始看懂戰術配合,走地勝率會高很多。授課時我舉的例子是,NBA勇士與暴龍爭冠時,暴龍使出BOX1的防守戰術追上分差。

舉例:以下是專業寫手的文章,可以看到出現對位、檔拆、Roller、拉開空間…等等描述。


賽事組成
賽事時間 – 四小節。1、2小節為上半場,3、4小節為下半場。每節-12分鐘
延長賽(OT)為5分鐘,可以OT2、OT3、OT4…直到分出勝負。
球員上場時間- 這邊可以簡單分為15分鐘 – 20分鐘 -30分鐘。如下圖為湖人例行賽的賽後數據
例行賽:10人~12人輪替
季後賽:8~9人輪替居多
先發等級球員-大多30分鐘以上
主力替補球員-大多20分鐘以上
二線替補球員-15分鐘左右

規則的變化
NBA從以前到現在大致上趨勢是往鼓勵進攻的方向走,因為得分多,賽事更刺激更具觀賞和娛樂性。
禁止防守者手去施壓接觸進攻者干擾(Handcheck) – 進攻方優勢
至從NBA 04 – 05球季開始禁止Hand Check後,NBA的速度加快,Pace/g(場均回合數)上升。
攻守轉換時的蓄意犯規(transition take foul)加重罰則為罰球加保留球權 – 加速進攻
18年後的搶到進攻籃板後的二次進攻由24秒改為14秒,再一次提升Pace/g,搭配前對所說球員體能上升。NBA目前有利進攻,兩隊分數差距的起落是相當高。
球員技術的變化
同為後場得分手的喬丹和哈登,喬丹進攻範圍廣的多,哈登則是極端派的大量執行三分和切入。

或許你可能又會說同位子球員但類型打法不同,那下圖是Lebron James的投籃熱區改變。LBJ顛峰期長達20年,進攻模式也是順應趨勢,甚至他連出手模式都有改變。

為何要順應三分趨勢呢,下圖是NBA 2021-2022賽季,所有攻擊距離平均可得分數,可以看出三分線的進攻效率大於中距離。

球員類型
針對球員的表現討論算是最多的,每年2K公布分數總是會有一波討論熱度。台灣多是球星迷,所以在關注上針對球星花時間去觀察分析是不差投資。

下圖是用機器學習方式,去分類球員類型。因為目前球員體能、體型和技術都會演進改變,所以分類定義上不用太執著。
*注意這是2014年到2017年的,現今又會有不同的分類跟名詞創出來。

大圖連結 請點
將右上角八類型圖放大依序為:3D側翼、雙能衛、防守中鋒、組織後衛、進攻中鋒、得分側翼、側翼射手、全能前鋒。

現今有更多名詞被創出來:雙向球員、Playmaker、大小鎖、延伸四號、側翼(3D、全能、大型)
不用糾結名稱,只要知道現在球員越來越多工全能即可,僅單一技能強勢或是有一面向是大短版的球員很難生存。
NBA與FIBA差異
NBA球場比FIBA長寬都是大一點點,長多65公分,寬多24公分,加上三分線距離差距,整體體感是有差的。
較短三分線有利有出色中距離的球員:奧運瓜、德軟


FIBA賽場,我較重視的點如下:
重視防守體系 – 傳統強隊防守體系穩定,如 西班牙。這次美國隊的防守核心JJJ實在挑的很好,不過在補防尺度上要注意,不然犯規累積過快美國隊會麻煩。
半場進攻重要 – 因為有區域聯防,所以對於空間和戰術解讀重要,長時間盤球很危險。內線對大個子處理球能力要求高。
後場單防重要 – 能上肢體,防守上限可以很高。東奧美國後場大鎖Jrue Holiday是奪冠要角
外線重要 – 禁區壅擠又不容易靠切入買到罰球,要破區防如沒外線很難打。
團隊戰力重要 – 肢體強度高加上5犯就畢業,球員使用人次較多
進步方向
如果你要當一個籃球寫手,最需要的就是進步的方向以及寫文的素材。
進步的方向就是多看已經是寫手的文章,參考他們的分析面向,從中延伸出自己的邏輯和精彩點。
Half Court Hoops 連結 請點
Thinking Basketball 連結 請點
也可以參考國外專業人事的主題,老實說抄的人是真不少,你英文好通知作者可不可以授權中文化也是一條路,流量先做起來。
Coach’s Clipboard 連結 請點
Hooptactics 連結 請點
攻守方面的戰術,這要非常有興趣才值得投入,因為較耗時間。
Basketball Index 連結 請點
Basketball Index IG 連結 請點
其他基本就NBA 官網或 Basketball-Reference
Basketball Index算不錯的寫文素材,有漂亮好懂的圖,就看你如何看圖說故事。以下附上範例:
*截圖一些示意。 要看原文全文 下有連結
HBK|LaMelo是垃圾?他是喬丹最驕傲的選秀,檢視其優點與弱點




延伸閱讀
半場進攻重要 – 因為有區域聯防,所以對於空間和戰術解讀重要,長時間盤球很危險。內線對大個子處理球能力要求高。 真的說的好SGA那天運半天要絕殺最後原地轉身亂投快笑死我
NBA 對得分能力強的後場球員 太友善